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人类捕获和食用海鲜的的习俗,可以追溯到至少约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同位素分析至今有40,000年历史的东亚现代人类遗骸,显示那时人类已经开始食用淡水鱼类。考古学家从贝丘,丢弃的鱼骨和石洞壁画发现,古时人类已经开始大量食用海产,海产对古代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

                        

整理/ 海鲜指南(微信公众号:seafood-guide) 李颖聪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度文库”、“沪江日语”


古埃及: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埃及墓室壁画上所描述的各种食品,当中包括鱼类


古代的尼罗河流域渔获充沛,因此古代大部分的埃及人以鲜鱼和干鱼为主食。在墓穴壁画,图纸和纸莎草纸文件上记载了埃及人捕鱼的工具和方法。一些记载甚至暗示埃及人对钓鱼有时是作为一种消遣。


在现代,渔业是埃及的重要产业之一,埃及拥有约2900km的海岸线,东临红海,接地中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埃及北部小镇“灯塔庄园”,一个宁静古朴的港口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灯塔庄园”上的鱼市


据埃及政府数据,2013年埃及有超过4000艘注册商业渔船和4万多艘无动力渔船在地中海海域捕鱼,渔业工作者超过8.9万人。但由于经济萧条、渔业资源利用不当等问题,埃及渔业仍待进一步发展。


古以色列: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五饼二鱼堂,据记载耶稣曾在这里用五个饼和两条鱼喂饱了五千人


以色列地区是闪族文明的发源地,古代犹太人在此生息繁衍。根据考古及典籍研究,古代犹太人广泛地食用各种淡水鱼、海水鱼。自亚尔孔河、约旦河以及加利利海沿岸发现鱼类遗骸包括了慈鲷科和口育鱼类等的淡水鱼,大西洋白姑鱼、石斑、鲷类以及鲻科等的海水鱼。这些鱼大部分来自于地中海。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以色列美食彼得鱼,同样出自圣经故事


除了沿岸地区的以色列人食用鱼类,渔夫也会将鱼供应至内陆地区,在不少的内陆遗迹都能够发现鱼的骨头和鳞片,而这类鱼基本都会先经过盐腌或烟熏,以便运送。以色列商人有时还会从别国进口鱼类制品,如列埃及产的腌渍鱼卵。


另外,由于圣经上规定了水中无鳞无翅的生物不洁生物,不可食用,直至今天,严格遵守戒律的正统犹太人仍然是不吃用贝类、无鳞鱼等无鳞无翅的海产。


古希腊: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在古希腊文化当中,捕鱼并不是重要的一环。然而,有位古希腊作家写了一本关于在海上捕鱼书《Halieulicaor》,编写年份大约在177年至180年之间。这本“捕鱼指南”是目前可考历史里最悠久的海产典籍,因此也成为了最重要的史料。在希腊饮食中,鱼类和其他海产(如海贼、章鱼及贝类等)是常见的菜肴,而消费的海产也因阶级而分。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希腊腌鱿鱼


现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海岸线长,近海渔业特别发达。几乎很多希腊餐厅都有用到鱼的菜肴。一般在希腊餐厅鱼都是按重量称重贩卖的。做法就是用橄榄油煎和烤制两种了。用橄榄油煎是最常见最简单的做法,可以体现鱼本身的味道。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希腊比较著名的就是煎沙丁鱼了。沙丁鱼的捕捉方法据说是欧洲人向阿拉伯人学习的。沙丁鱼先用盐腌制,然后先在锅中加入橄榄油,再加入红葱头和大蒜,待锅热加入沙丁鱼,煎熟一面后会加入欧芹叶和牛至或者还会用细擦板擦少量柠檬皮屑进去。待熟了以后装盘,淋上橄榄油,在旁边摆上柠檬和生菜便可以了


古罗马: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希腊神话称波塞冬)


古罗马时期的镶嵌画大量记载了关于鱼的图像。希腊-罗马神话的海神尼普顿(波赛冬)经常被杯描绘成一位挥舞着三叉戟的神。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泽生海鳝


鲜鱼因非常容易腐败而只有很短的食用期限,故此也较一般肉类更为昂贵。古罗马人尝试过将鱼类捕至咸淡水鱼塘养殖,但有些鱼种则较难饲养。当中包括美味的泽生海鳝;此外,因泽生海鳝颚咬合力惊人且具毒性,有危险性所以较少在海岸鱼塘出现。亦因如此,海鳝有时会被赐于作宠物以示惩罚。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另一种很受古罗马人欢迎的鱼类是羊鱼(Mullus),在一段时期里曾是奢侈品的典范。因其离开海洋后全身会逐渐呈现亮红色,更特别会放置餐桌上任其渐变死去。甚至还因此发展出了配合咖乳使用的独特食谱。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咖乳或鱼酱(Garum ,又称 Liquamen)是一种古罗马餐桌上必备的酱料或蘸料,咖乳可能类似于现代出产于东南亚的鱼露。由于制作咖乳制作过程会产生异味,当时被禁止在市区内生产。而其制法是将盐腌鱼类(尤为鲭鱼)置于双耳瓶内并处以缓慢加热(一般于阳光下曝晒),微生物会将鱼的蛋白质发酵分解,经过约60至90日的处理,鱼身基本上被完全分解。再经过渣滓与汁液分流后,汁液就冠以咖乳名义贩售,余下的固体则可涂抹于如面包上的食物,并冠以雅力克(Alec)出售,类似与现代的酵母酱。


古中国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一个绘有鲤鱼的明朝瓷器,1540年(嘉靖19年)


自公元前3500年起,中国已开始在缫丝厂内凿湖畜养鲤鱼,并以蚕的若虫及排泄物饲养。鲤鱼原产于中国,嗜吃而易圈养、繁衍力强又不食自系幼苗,故使鱼苗生长更快速,为渔户带来丰厚利润。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除了作为美食外,鲤鱼也是中华文化中吉祥的象征,因鲤鱼的“鲤”与“利”谐音,故有“渔翁得利”、“家家得利”之说,坊间更广泛流传鲤跃龙门之说。而有关鲤鱼的诗词可追溯至范蠡于公元前475年所纂之《养鱼经》,原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篇中记有“炙车熬”之法:“炙如蛎,汁出,去半壳,去屎,三肉一壳。与姜、桔、屑,重炙令暖。仰奠四;酢随之。”这里详细记载了烤文蛤的烹制、调味方法及火候的要求,现今这种吃法虽为少见,但与“白灼文蛤”却很相似。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传统的海八珍指的是:燕窝、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


到了明清时期,“海八珍”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海鲜原料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海鲜的烹制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有些菜肴一直延续至今。


古日本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爱吃鱼的民族之一,日本的吃海鲜的历史悠久,在日本,最常见的鱼贝料理是「刺身」(さしみ/Sashimi,沙西米,生鱼片),根据目前存留的十二世纪宫廷料理食谱史料,那时便有沙西米这道菜。就是将生鱼肉切成一片一片,醮酱油、姜泥、山葵(わさび/Wasabi)吃。「Sasimi」已经成为国际用词,英语圈的鱼市场或鱼店都将可以生吃的鱼类通称为「Sashimi Quality」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寿司传统上是作为馔羞佳肴的其中一员。熟寿司(日语:熟寿司、馴れ寿司、なれずし)一般被视为寿司的原型,而其则源自东南亚,在公元8世纪经由中国南方传入日本。熟寿司是一种米饭配以盐渍鱼片的食品,与现在主流的寿司有着极大的差别。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浮世絵所描绘寿司(歌川广重,江戸后期)


在18世纪初期的东京仍被称为江户,路边的流动摊贩叫卖饮食非常盛行,这时期产生了握寿司(日语:握り寿司),又称江户前寿司。这种握寿司是将醋饭握成长方形的饭团并配以生鱼片合食,也就是现代主流的寿司型态。


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包括分布在美洲各地的印第安人和地处北极圈的因纽特人,在欧洲人还没登录美洲前,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因纽特人是最靠近基地圈的原住民,属于蒙古人种,所以看起来和我们有点相似。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因纽特人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也会经常大量腌制干肉和鱼类并窖藏。


海识 | 古埃及、古希腊、古中国…我们的祖先究竟喜欢吃什么样的海鲜?


印第安人是居住在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原住民,印第安人部落擅长制作40~50英尺(12~15米)的独木舟用以航海捕鱼。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




在中世纪时期,海鲜并不同于其他陆地动物的肉受民众重视,只是在禁食日作为一般肉制品的替代品。尽管如此,沿海的人口很大部分还是依赖海产作为主食。“鱼”这一词语在中世纪而言并不限于鱼类生物,更包括鼠海豚科和鲸科为首的海洋哺乳生物、河狸、黑雁属的雁也包含在“鱼”内,由于对其迁徙地不明,这种肉类当时在禁食日时被认为适合食用。



君士但丁堡,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余晖


尽管甚少被提及,大西洋和波罗的海产的鲱鱼和鳕鱼是当时捕获及交易最多的海产,也是当时北欧最重要的贸易货品,更是当时最强势的商团汉萨同盟贸易来往最频繁的商品。从北海捕获的鲱鱼腌制后更远销至君士坦丁堡。鲜鱼除了大部分被马上消耗以外,还会以盐腌、风干,甚至烟熏储存。例如耗费工夫柴鱼。



一幅描绘渔者于溪流猎捕八目鳗的插图


除鱼类外,青口、牡蛎、蛤蜊、扇贝等的贝类软件生物在沿岸地区非常受欢迎,淡水龙虾更是当时让人趋之若慕的高级食材。但就内陆(尤为中欧)而言,海产相对于肉类及其制品昂贵,淡水鱼类如欧鳊、狗鱼、鲈鱼、八目鳗等的河产反而更易见于餐桌上。

转载声明

海鲜指南综合整理自“维基百科”、“百度文库”、“沪江日语”,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鲜指南一起探寻全球最好的海产品!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点击下面标题可直接查看对应往期精选文章~

  • 一位资深海鲜吃货经验分享:宁吃海鲜一口,不吃走兽千头

  • 超全海鲜处理宝典,吃海鲜一定用得着

  • 140幅图!32种经典寿司用鱼生大合集

  • 世界各国都有哪些三文鱼经典吃法?

  • 8种世界名虾的经典吃法

  • 记住这40种鱼的做法,吃一年都不重样

  • 当多宝鱼不仅是多宝鱼:这些绝美菜式你一定没有见过

  • 河鲀究竟好吃在哪里?

  • 让鱼虾变得“活跃”的“鱼浮灵”到底是什么,真的会致癌吗?

  • 购买北极虾时发现黑头,质量问题还是正常现象?

  • 鱼生竟是肝癌之源?爱吃鱼生的人一定要看

  • 彭成海产总经理徐名彪:一个传统海产供应商的转型之路

  • 鲜动生活创始人侯碧生:海产行业15年,我看到了什么 ?

  • 阿拉斯加水域主要海鲜品种介绍

  • 我们吃的海鲜是如何被捕捞上来的?

  • 如何区分珍珠龙胆、龙胆、老鼠斑、老虎斑、东星斑等?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海鲜指南往期精选文章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