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游黄河口 品大闸蟹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
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中游以下历史上改道频繁,其中对近代黄河三角洲影响较大的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改道。是年六月十九日,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三堡决口,穿运河,夺大清河河道,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黄河夺清后,河道迅速淤高,决口改道频繁,原大清河比较发达的航运业渐废;同时,黄河携沙填海造陆,孕育造就了近代黄河三角洲大部分陆地。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2、首创吕剧

吕剧是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1年2月11日) ,广饶县牛庄镇时家村(今属东营区)琴书艺人时殿元等,首次在家乡时家村化装演出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使琴书由传统的坐唱形式向吕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后,化装琴书(亦称“化装扬琴”)广泛流传并逐步完善,至1952年正式定名为“吕剧”。时殿元为吕剧的主要创始人。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3、 广北民变

广北民变1914年2月23日, 广饶县北部东齐村一带数千农民反抗官府借验地契为名搜刮民财,在碑寺村打死县知事王文王或及其随从2人。事后,有50余名参与反抗官府的农民被抓,13人被杀。此事件曾通报全国。因事件发生时间与“乐安”县名改“广饶”的时间相近,民间又有“杀官改县”(因“杀官”事件导致更改县名)之说,后经考证纯系讹传。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4、早期党的活动

早期党的活动1923年春,广饶延集村人延伯真在青岛由王尽美、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境内最早的共产党员。1924年2月,广饶西李村人李耘生 (李殿龙)在济南经王尽美介绍入党。同年春,广饶黄丘村耿贞元在益都由邓恩铭介绍入党。同年秋,广饶刘集村人刘俊才(刘子久) 在济南由王尽美、王翔千介绍入党。同年8月,延伯真从青岛回家乡开展党的工作,发展广饶县延集村的延安吉和寿光县的张玉山、王云生为中共党员;不久,建立了中共寿(光) 广(饶)支部。1925年2月,中共寿广支部撤销,中共延集支部建立,延安吉任书记。同年春,刘俊才由济南回乡,发展同村刘良才入党,刘良才又先后介绍刘英才等人入党,建立了中共刘集村党支部,刘良才任书记。延集、刘集两个党支部为境内最早建立的独立的党组织。1926年秋,耿贞元在黄丘村发展党员,建立了中共黄丘村党支部。1927年,利津县庄科村人李竹如在济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5、“顺天轮” 事件

“顺天轮” 事件1934年6月17日22时许,由天津开往上海的英商太古洋行轮船“顺天轮”号,在行驶至套尔河北部海面时,遭到长期活动于黄河口一带的以傅瑞伍、任富贵、王功臣、李子文为首的土匪的劫持。土匪洗劫船上及旅客的贵重物品和现金,并把6名英、日人员和20名中国乘客劫持至黄河口一带的莽莽苇荡中。事件发生后,英、日政府反映强烈, 南京政府电令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加紧缉猎匪盗”,解救人质。6月20日起,黄河口一带战云密布,空中有中、英飞机十余架低空侦察、轰炸,海上有中、美、英、日兵舰十余艘封锁、炮击,陆地上有国民党正规军及民团重兵围剿。土匪迫于压力,释放了劫持的全部外国人和部分国人,但仍挟持部分人质在芦苇荡中与围剿部队周旋。 到8月底,经与围剿部队谈判,王功臣、李子文同意归顺,并立即释放剩余被劫人员,傅瑞伍、任富贵拒绝投降,分别逃往上海、天津。

6、义和庄惨案

义和庄惨案1938年5月29日拂晓, 侵华日军大佐常谷川率骑兵中队及伪军一部进攻义和庄。驻守的国民党军队逃跑。日军对义和庄及附近村庄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将各村掳来的青壮年屠杀在庄中三角湾内,在惨案中300多名无辜群众被杀害。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7、“21天反扫荡”

“21天反扫荡”1943年11月18日~12月8日,侵华日军集中3万余兵力,由华北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指挥,配飞机12架,汽车900余辆,军舰2艘,汽艇12艘,在广(饶)、博(兴)、垦(区)、利(津)地区进行疯狂的“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八路军清河军区领导机关。 军区司令员杨国夫率领的军区直属团3个营转移到外线与敌周旋,政委刘其人率特务营掩护军区机关转移至海边芦苇荡中。 日军数次扑空后, 便分成10余股反复“清剿”,并派飞机扫射轰炸,用灭绝人寰的手段残杀无辜群众1500余人。抗日军民与日伪军开展游击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此次“扫荡”持续21天,八路军清河军区部队与日伪军作战23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炸毁汽车30余辆,抗日军民以血肉长城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8、参军支前

参军支前解放战争时期,境内各界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为解放全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境内先后4次开展“大参军”运动,共有1.72万名青壮年参军;先后有3.1万人参加轮战营支前,组成担架队、运粮队、担运团支援前线,参加了数十次重大战役;有429名干部随军南下,参加开辟和建设新解放区工作。

9、解放利津城

解放利津城1944年8月12~16日,八路军渤海军区部队在杨国夫司令员的指挥下,首先扫除利津城外围据点。 8月16日晚,渤海军区直属团及第四军分区部队向利津城发起猛攻,经半夜激战攻入城内,消灭伪绥靖军27团部、军需处及其他处驻兵,伪军大部被俘。伪团长苏冀南率残部逃入日军据点固守顽抗,城区大部被八路军占领。


17日晚,八路军再次发起猛攻,至午夜攻克日军据守的碉堡,利津城全部解放。拂晓,日伪军200余人由滨县出动增援, 在利津城西关外被击溃。解放利津城战役,总计俘伪团长苏冀南以下1400余人, 毙日军指导官井田中尉以下7人,毙伤伪27团营长姜启元以下200余人。


利津城的解放,是八路军部队继夺取沂水城之后在山东境内攻克的第二座县城。它揭开渤海军区局部反攻的序幕,为全面反攻奠定胜利的基础。山东军区通令嘉奖解放利津城的参战部队。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0、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


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1、建国后黄河尾闾三次人工改道
一、小口子裁弯改道1947年黄河归故后尾闾仍沿1934年形成的由甜水沟、神仙沟、宋春荣沟三股入海。至1952年,形成甜水沟、神仙沟两股入海,其中甜水沟曲折多弯水流不畅, 流量有逐渐向神仙沟增加的趋势。1953年6月,经黄委会和山东河务局批准,垦利县政府组织实施,将甜水沟、神仙沟两股河道在小口子附近的相向座弯最近处(相距95米)挖通,7月8日,引河过水。改道后,河道变短、顺直、比降加大,9月,引河刷宽至300米,神仙沟成为大河主流,甜水沟闭。


二、罗家屋子分洪改道小口子裁弯改道10年后,尾闾河道淤长、淤高,泄水不畅。1963年12月凌汛时,造成大孤岛一带2675人被冰水围困。经中共山东省委授权惠民地委批准,在罗家屋子破堤分洪。1964年1月1日,在罗家屋子大堤爆破成功,河水经洼拉沟进入刁口河入海,泄水流畅。至7月底全部夺溜,原神仙沟河道淤闭。


三、改道清水沟罗家屋子分洪改道后,流路延伸,比降逐渐变小,至1967年汛期尾闾不断出现险情。1968年,国务院决定将黄河尾闾改道清水沟。1969~1976年春,先后完成了改道的多项准备工程。 1976年5月21日,在罗家屋子位置修筑的截流土坝合龙;27日,黄河水经西河口隔堤破口处的引河由清水沟流路入海。该流路沿续至今。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2、胜利油田重要纪念意义的三口井

一、华8井1961年4月16日,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广饶县东营村 (今属东营区) 附近打华8井(参数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而发现胜利油田。此后,东营村一带成为胜利油田的“基地”,建市后成为东营市西城,东营村名成为市名。


二、营2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 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营2井获高产油流之日而得名。


三、 坨11井1965年2月18日,在垦利县胜利村附近打坨11井日产原油1134吨,为胜利油田第一口千吨井,也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此后,在胜利村一带开发了胜利油田第一个整装大油田--胜坨油田。由于第一口千吨井和胜坨油田均位于胜利村一带,同时为纪念石油会战的重大胜利,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3、北京石油学院迁址

东营北京石油学院成立于1953年,是全国重点院校及全国最大的石油人才培养基地。1969年10月,学校由北京迁至胜利油田基地(今东营市西城),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1988年2月,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实行山东、北京两地办学,分别称石油大学(华东)和石油大学(北京)。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4、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至1978年,胜利油田已在山东省境内找到46个油田,开发建设了22个油田,年原油产量达到1946万吨,跃居全国第二位。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5、东营市成立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以[82] 国函字249号文批准设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庆祝大会并正式挂牌办公。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6、东营市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3月11日, 国务院以国函[1993]28号文批复,把东营市(不包括所辖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执行国务院关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关优惠政策;批准设立东营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准予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把黄河入海流路治理纳入黄河治理整体规划。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7、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列入山东省两大跨世纪工程1993年11月,在中共山东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上, 建设“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列入山东省两大跨世纪工程。1994年2月,在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这两大跨世纪工程被作为重点工程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计划报告。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8、江泽民主席视察黄河三角洲1999年6月23~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与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王瑞林,带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及东营市和胜利油田领导陪同下,来东营市和胜利油田考察。江总书记一行先后考察了黄河入海口、 孤东油田、仙河镇、胜利计算中心、辛斜160井场、新世纪广场等。在美丽的新世纪广场,江总书记感慨地说:“在这片不毛之地能把城市建得这样,东营这个压轴子戏好哇! 真使我流连忘返。”江总书记还为东营市和胜利油田题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发扬创业精神,从胜利走向胜利”。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19、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1999年秋,为加快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中共东营市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市级领导班子有关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的负责人,三下东北,考察学习大庆市、公主岭市和大连市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经验,结合东营市的实际,做出实施“大开放、大招商”的战略决策。


2000年,招商目标责任制实施顺利,全市共认定完成招商引资任务额82.26亿元,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221.44%。全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403个,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49.79亿元。


2001年,全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包括资金、技术) 2554个(已扣除上年在建项目),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55.12亿元(包括上年度在建项目新增投资部分)。据测算,自实施招商引资以来引进的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326亿元,增加税收7.5亿元,还可增加一大批就业岗位。


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大量的资金、项目、人才,促进了东营市经济总量的膨胀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东营和黄河三角洲的知名度,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

东营总部电话:

400—6158098/400—9904700/0546—8936777

招商电话:

王总:18615462955

王总:18606469002

葛总:18654615887

服务QQ号:1599816275

公司网址:http://www.hhkdzx.cn

东营那些个不得不被记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