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鱼稻共生二三事

黔东南鱼稻共生二三事

鱼稻共生是一个久远的课题,这种古老的稻作方式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它的起源和实践在当今却愈发吸引人一探究竟。在黔东南的侗区腹地,让我们一睹鱼稻共生和其背后的故事蕴藏的侗族人民的智慧。

  1.难以溯及的历史

  我国南方百越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水稻的的栽种可谓历史悠久。最近的研究又把水稻的栽种史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往前提了不少,而坐标也南下至了广西的西江流域。距西江流域一山之隔的黔东南广大地区有着和西江流域相近的风俗,原始的糯禾也被当地的侗人早早种下。

  侗族人善植水稻,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相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鱼稻共生便是其中一例证。清代《黎平府志》记载:'鲤生卵附水草上,取出别盆浅水中,置于树下漏下阳曝之,三五日即出子谓之鱼花。在肥田者一年内可重四五两。'这里正是描述了稻田鲤鱼的选育。

黔东南鱼稻共生二三事

黔东南鱼稻共生二三事

 关于鱼稻共生的起源如今难以追溯考究,但现有假说,都和这里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一说是因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水系众多,河流中的鱼苗经水渠进入稻田中自然生长,成了田鱼。另一说,雒田说,则更显人文情怀。雒田和旱作的犁地相似,需要把刚开垦的梯田中的泥块捣碎,以便水稻的种植。但当地山高谷深,溪峒密布,这项工作难以由畜力代劳。为加快进度,当地人就把活鱼放入田中,鼓励乡里乡亲下田捉鱼。而在捉鱼过程中,田泥被踩踏翻滚变得细碎,而大家也得抱鱼而归。浑水摸鱼难免会有漏网者,久而久之,便有了饲养田鱼的习俗。无论假说是否成立,雒田这一习俗如今成为了当地的盛事和旅游节目。

  2.深入日常的生物多样性

  黔东南的特殊地理环境,河道纵横,降雨颇丰。择水而居的侗族人,家中前庭后院总会有一方小水塘,除了方便取水,还承担起了养育鱼苗的作用。在水稻丰收后,品尝新谷和肥鱼就一年的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在水稻收割后不久,抓田鱼也提上了日程。足斤的鲤鱼肥美是做酸汤鱼和酿鱼的上好原料,而那些一并被捕的小鱼则会被放入家中的水塘饲养。等到来年春季插秧时,稻农会把鱼苗与秧苗一同放入田中。

黔东南鱼稻共生二三事

每年的谷雨时节正是放养鱼苗的时候,在侗区的村头常能看见提着小桶去田中放鱼的稻农。仔细观察桶中的小鱼,除了鲤鱼、鲫鱼的鱼苗,还有大量的原生鱼种。最为明显的就是青鳉和鳑鲏,这两种小鱼成体也不过5厘米,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是为什么会把这些没有'价值'的小鱼一同也放入稻田中呢?或许这这正是侗族人的智慧所在。只有一种树种的森林只会是一片绿色的荒漠,稻田中也是如此,只有鲤鱼和水稻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原生的小鱼和蝌蚪,加上水黾、水蜘蛛等昆虫,以及飞翔在稻田上空的麻雀和家燕,所以的生物一起才组成了完整的生态圈。侗族人有意或者无意中就践行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可见自然之道深入人心。

  3.简单而不平凡的生态圈

  在我国南方的水稻产区,鱼稻共生的稻作方式并不罕见,其本身也并非什么高深的智慧,它作为'生态农业'的范例在今天的初中科学教材都有提及。

  一般而言我们了解到鱼稻共生是田鱼和水稻一同生长,田鱼啄食杂草,和害虫,鱼产出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而上好肥料,水稻又引来昆虫为与提供食物。两者间互助互利的关系。相关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稻田养鱼杀虫效果较显著,尾水筛、金鱼藻等杂草都可以被田鱼吃掉,同时田鱼还能减少稻飞虱、叶蝉螟、负泥虫等害虫对水稻的威胁。这样一来不但减少了病虫害,还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对水体、土壤污染。

  但是,不要别小看一亩不到的梯田,这背后可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真正在发生的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不少。

  在水生生态圈中不得不提到硝化系统这个概念,指的是以硝化细菌为核心的净水系统,广义的硝化系统包括了氨化系统,硝化系统和反硝化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鱼和水稻这些动植物之外,看不见的各类细菌分解环境中的有机物,在这个食物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田间吃饱喝足的田鱼会产出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并不能被水稻直接吸收,只有经过硝化细菌分解,才能被水稻利用。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在水面和水下形成好氧环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促进硝化作用,净化水质,也避免了稻田的水体的富营养化,使得整个稻田的有机物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鱼和水稻得以自在生存。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水产动态!

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请你对帮邦魔盒提出改善建议。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