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饭局改变了他的思路:“包工头”转型养起了澳洲龙虾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1万余只澳洲龙虾幼苗第一次来到无锡市锡山区的胶山之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们不但适应了这里的内陆环境,还健康成长并交配产籽。昨天,这家澳洲龙虾养殖基地的“老板”俞亚清,带着记者一边参观他的池塘,一边讲述龙虾的“成长”之路。谋转型,一个饭局改变了他的思路今年45岁的俞亚清,2年前还在广东揭阳做“包工头”,带着几十名工人承包了3公里长的一段高速公路工程。“做道桥工程常常在外地,想念家人不说,每年为了讨要工程款就非常的费劲。”这个个子瘦小、在鱼塘边一年多下来就被晒得黝黑的锡北镇泾西村农民说,就在2014年下半年的一天,道路工程临近收尾,他跟广东水产研究院的专家和揭阳一家水产养殖场老板钱先生一起吃饭,饭桌上聊到钱先生10多年前从台湾引进的澳洲龙虾,这种龙虾原产于澳洲的淡水溪流中,无论是培育虾种还是成虾出售,都很受市场欢迎。俞亚清一下子就有了转行做养殖龙虾的想法。当晚,他就到钱先生的养殖场参观,第二天赶回村里,找到村支部书记苏宪忠说了打算,苏书记听后,当即拍板支持他的养殖试验,泉山大桥畔那10亩空置了二三年的鱼塘,就低价租给了他。他把跟了自己多年的工程队解散了,拿出100多万元,投入了这个对他来说十分陌生而又有趣的新产业。添动能,村干部给他鼓劲俞亚清不断地向广东“养殖专家”钱先生等人以电话、视频和请来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从“零”起步的学习。在试验塘里,他把用10万元买来的虾苗投放进去,可是没经验的他怕养不活,心里忐忑。苏宪忠知道后,就给他鼓劲。到去年11月份龙虾成熟出塘,以20%多的成活率,他还是收获了2000多公斤,以平均每公斤200元的价格出售,消息通过朋友圈传递出去,不到一周,来自周边地区的朋友们就把他的“新产品”抢购一空,多数是当做稀奇的礼品买去送人的。村主任唐新宇帮他算了笔账:龙虾的平均亩产达到5万元左右,而成本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利润率很高。“我原来心里没底,但是村里全力以赴的支持,和不高的鱼塘租金,一下子把我的积极性动员起来了。”俞亚清道出了他心里坚持干下去的“动能”,“池塘里安装的智能水产监控系统,是一家物联网公司作为试点让我们免费用的,效果很好,能自动开启增氧、增温等设备,让我们少操很多心。”据锡北镇政府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帮助这家养殖场向区、市、省等各级申报了高效渔业的扶持资金。补短板,初中生照样能做大产业据了解,这种澳洲淡水龙虾,多年前在锡山的东港一带有人养殖过,但由于技术没有掌握好,养殖工作很快停下来了。“我是初中生,可我想做大这个澳洲龙虾产业。”俞亚清充满信心地说,“缺乏相关知识,对市场不了解,都是我的‘短板’,所以要好好补补。”他养的这种龙虾,在广东市场每公斤340元左右,而去年首批龙虾出塘时,他定价200元,担心不好卖,就请开饭店的姐姐去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进货时打听一下行情,结果发现没有这种龙虾出售,而且有不低的需求量。他的心放下来了。在池塘边的小屋外墙上,贴着一系列的“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禁用鱼药清单”、“无公害养殖管理制度”等,时刻提醒工人的行为规范。记者在“龙虾育苗房”和“龙虾幼儿园”两个恒温大棚里看到,正处繁殖季的“龙虾妈妈”们正在产籽,而小如指甲盖的龙虾在南方引进的水葫芦根须里躲着。“龙虾大一些了,我们就让它们从‘幼儿园’‘毕业’,放养到露天的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草,是从宿迁买来的‘苦草’,专门用于虾类养殖。在这里,龙虾每天吃的是带鱼,有病情的时候,用生物制剂来治疗,决不用化学类药剂。”俞亚清介绍说,目前,他已为龙虾注册了商标,而下一步,他将以培育幼苗为养殖业主体,今年计划培育300万尾。同时,他确定了“养殖场3年规划”,3年后,扩大规模达150亩。在此前提下,无偿接受愿意来学习养殖技术的人,“特别是养过虾、蟹的养殖户,其技术与龙虾养殖相通,学起来很快。”俞亚清养殖澳洲龙虾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的长安、东湖塘等地的养殖户都来学习,浙江也有人开车长途奔波上门请教。“龙虾从澳洲来到台湾,从台湾来到广东,又从广东来到了无锡,现在,我们将进一步支持这个养殖基地,要让龙虾走到更多的地方,成为渔业富民的新产业。”村主任唐新宇说。短评创新创业需要工匠心公益心笔者在锡北镇农村采访时,听到村里的干部和村民对这位经营者的评价,说他虽然文化程度低,但做事有一股子钻劲,而用自己的资源来为别人服务,也很有热情。笔者觉得,这家龙虾养殖基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经营者是从“包工头”转型的返乡农民,更重要的是,这位仅初中文化的农民,在转型创业的时候,不仅有钻研精神,更有不吝惜、肯传授、愿帮扶的公益精神。我们曾报道过的惠山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农场,锡山区的全省首家龙虾养殖基地,滨湖区的集中成片“农家乐村庄”等等,都是以当地农民为主体进行的创新型农业建设,令人耳目一新。采访发现,这些新产业的“当家人”和经营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有着一股子钻劲,从农业、渔业生产到农副产品加工再到运输、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极其认真和专业的研究,自己的知识“库存”不足,就看书、上网,甚至不惜重金请专家。这是推动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工匠精神。不钻研、不懂行,就无法在行业内长期立足,这是笔者在采访时听到的这些现代农民们的共识。与此同时,他们转型创业,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报效乡亲,而且报效的方式都一样,就是和乡亲们一起共享产业,“龙虾老板”俞亚清说,无偿传授龙虾的养殖技术是应该的,没有任何条件。而且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有村民从他那里得到了技术,开始“分享”他的快乐。这种“无条件”传授的精神,不正是一种公益精神吗?今年是“十三五”起步之年,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行各业都出现了创新创业的榜样。在无锡的城里乡间,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典型。但是,创新创业容易,而要产业长久,必须植入工匠心和公益心。只有肯钻肯学,才能打造品牌;只有愿意分享,才能使创新创业的行为更有社会意义,才能使新品牌更有影响力和传播力。

(文章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水产动态!

帮邦魔盒不仅是一款功能强大但价格极低的在线溶氧pH测控仪,还为合伙人、代理商提供客户管理、商机导流和全方位养殖过程数据了解的综合服务平台。现面向饲料厂、渔药店、养殖场、苗种厂诚招代理商,时不我待,尽快点击“阅读原文”来报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