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一种新的可显著降低对虾白斑综合征死亡率的疫苗

二十年来,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被认为是影响对虾养殖业的最重要病毒性病原。该病毒毒力强,宿主范围广,出现于世界上所有的对虾主产国,且在对虾出现临床症状后3-7天内可致高达100%的死亡率,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自白斑病出现以来,给对虾养殖造成累计80-150亿美元的损失,并以每年1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

虽然无脊椎动物没有适应性免疫系统,但有证据显示,其中一些无脊椎动物例如对虾可能具有病原特异性的免疫致敏immunepriming)现象。例如暴露在灭活的WSSV病毒颗粒中可给对虾提供对该病毒的短期保护。因此,从理论上来讲,通过疫苗来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是可行的。事实上,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相关实验。其中,将病毒抗原蛋白(肽)融合表达并锚定在微生物表面的表面展示技术因无需细胞培养病毒来制备疫苗和集表达、纯化于一体而受到不少研究者的青睐。最近,科学家报道了一种以此技术研制的、可在实验条件下显著降低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疫苗:

G.Solís-Lucero等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将WSSVVP28基因序列扩增后插入到pG8SAET噬菌粒载体中。用此pG8SAET-VP28载体电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G1并挑取阳性转化子测序验证。采用M13K07辅助噬菌体感染上述重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增殖并因噬菌体裂解后,从培养基中沉淀获得纯化的M13-VP28噬菌体。经ELISA验证,此噬菌体的外壳蛋白上表达有WSSVVP28融合多肽,可作为针对WSSV VP28蛋白的疫苗进行免疫保护实验。实验中,给每尾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内注射2×108pfuM13-VP28噬菌体,两天后进行肌内注射攻毒,然后连续5天,每天两次观察对虾死亡情况。经统计,攻毒后接种疫苗组累计死亡率为36.67%,显著低于接种空M13噬菌体的累计死亡率(66.67%);而仅注射缓冲液的未攻毒组,30尾虾中仅有1尾在第一天可能因应激而死亡(见下图)。

另有文献报道,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芽孢及杆状病毒(Baculovirus)对VP28抗原进行表面展示来制备的口服疫苗都赋予了对虾抗WSSV的良好效果,同时酵母表面展示的口服疫苗效果也在研究之中。可见,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可成功用于疫苗表达,预防白斑综合征,在对虾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Solís-Lucero G, Manoutcharian K,Hernández-López J, et al. Injected phage-displayed-VP28 vaccine reduces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mortality by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Fish& Shellfish Immunology, 2016, 55: 401-406.

2. Verbruggen B, Bickley LK, van AerleR,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andPerspectives on Treatments. Viruses. 2016, 8(1): 23.

本稿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须经过同意并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