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沙湖:推进虾稻综合种养促农工增收

湖北省国营大沙湖农场因湖而优,因汛而忧,每逢梅雨季节,地势低洼的农田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发挥水资源优势(2087.673, -27.14, -1.28%)?近期,大沙湖农场借秋冬农业开发时机,引导农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低洼,长年受渍田块,进行稻田综合开发,有序推广虾稻综合种养模式,掀起稻田综合种养开发新高潮。    “水涨万顷浪,水落满湖荒”是昔日大沙湖农场的真实写照。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垦荒造田,兴修水利,筑路修桥,大沙湖现已建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建运综合经营的大型国营农场。但是,每逢大的汛期,种植业总是面临抗灾的考验。    今年七月水灾,大沙湖因地势地洼农业生产受灾严重。水灾过后如何谋出路?出路又在哪里?大沙湖农场党委因势引导,发挥水资源优势,鼓励农工发展虾稻综合种养这一高效模式,制定农场中长期种养规划,引导农业产业向稻虾、稻鳖、稻鱼、稻鳅、稻果、稻荷、稻禽种养等综合循环利用方向发展,最终向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方向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宜养则开的原则,对部分绝收田块,进行重点优先规划,全场计划开发虾稻综合种养3500亩,每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    大沙湖农场场长黄欣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说,“目前,开发工作正按要求分期分批分田块有序推进,并严把开发质量关,严格按标准开挖,杜绝农工私自乱开乱挖,盲目开挖,无规划开挖,无标准开挖。现全场已经开发好高标准的虾稻田1520亩。按计划,开发工作在近期将全部完成,年前可种上草和投放部分虾种,为明年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虾稻综合种养模式,已成为湖北现代农业的成功典范,也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虾稻综合种养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农工增收,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经济效益显著;在污染源方面,农药化肥可少用甚至零使用,有利于种养品种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生态效益明显提高。    大沙湖农场党委书记王新喜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有序推进虾稻综合种养模式,实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等农村改革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有益探索,社会效益显著。”    据介绍,大沙湖农场围绕“四化同步”要求,打造独具洪湖水乡特色,集特色农业、工业企业、科技信息、商贸物流、旅游观光、城镇建设于一体的华中一流、全国知名的“四化同步”示范区。

(文章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水产动态!

巡塘只能靠经验和猜测?帮邦推出巡塘必带神器——“帮邦小黑升级版”,只需几秒钟,塘口溶氧、水温、ph轻松掌握!便携,智能,简单,实惠。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