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产业报告丨粤西地区日本对虾的养殖情况分析

日本对虾俗称花虾、竹节虾,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非洲东海岸、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中国东南沿海等地。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一开始主要以土塘养殖,粗放管理,由于产量低(亩产几十斤),病害多,故一直以来,人们对花虾养殖提不起兴趣,二十世纪末期起,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但自2013年以后,由于南美白对虾受到了水环境污染,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日本对虾凭借市场价格高,耐寒耐运输等优点成为他们养殖的赌注。特别是2014和2015年,粤西地区沿海很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高位池改成沙底转养日本对虾。

2016年,南三岛,东海岛,阳西上阳等地相对于2015年日本对虾的养殖面积都减少一大半。日本对虾养殖在粤西地区出现这种速生速死的局面主要还是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所致。很多养殖者盲目跟风,管理水平却没有跟上来,所以失败率非常高。而今年日本对虾8月份投苗的时候又遇到高温,很多从小就开始掉底,水瘦的长青苔,水肥的爆发纤毛虫,黑腮,长速慢等问题也非常普遍。

各区域养殖面积变化

对虾产业报告丨粤西地区日本对虾的养殖情况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吴川吴阳镇,这3年来日本对虾养殖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今年养殖面积已经增加到3000亩,笔者近期走访发现,吴阳地区养殖日本对虾的养殖成功率有7成左右,除了管理水平高一些外,吴阳地区养殖日本对虾的高位池排换水能力确实要整体高于周边地区。下面我们来看看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对虾产业报告丨粤西地区日本对虾的养殖情况分析

管理事项

盐度

日本对虾人工养殖最适宜盐度为17-35‰,甲壳动物一生都要蜕壳,蜕壳后表皮钙化需要从水体中吸收离子钙,若盐度太低,那么蜕壳过程就会加长,日本对虾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被同类残食的几率就增加了。

密度

由于日本对虾有潜沙和自相残杀的习性,所以养殖密度不宜太高,8万左右1亩为宜。

纤毛虫

日本对虾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潜伏在沙里,水体富营养化是纤毛虫爆发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定要定期排污、改底。若是连续养殖的池塘最好进行虾和植物轮作,防治底质恶化。

对虾产业报告丨粤西地区日本对虾的养殖情况分析对虾产业报告丨粤西地区日本对虾的养殖情况分析虾菜轮作模式,蔬菜种植全程不施肥和打药,菜心品质好。

白斑综合症

众所周知,对虾白斑综合病(WSSV)是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头号杀手, 1993-1998年,我国池塘养殖对虾发病率90%,发病池塘对虾死亡率接近100%,年直接经济损失30多亿。WSSV的爆发时间特别短,感染初期对虾头胸甲会出现白色点状病灶,然后继续扩大成圆盘。一旦在养殖池塘周围出现游动缓慢的对虾,不久就会全池发病。

中山大学何建国教授揭示:“WSSV的复制依赖对虾主要先天性免疫反应途径”。

白斑病:今年在阳西、东海岛、吴川等区域,白斑病爆发较为普遍,导致整体产量下降。原因分析:主要是亲虾带过来,苗的质量问题,另一个原因是水环境的恶化,有部分是细菌性白斑病,所以要养好花虾,除了选好苗外,也要注意水质的调控。

预防:疾病大多由于生活环境引起,特别是花虾潜伏在沙底的时间较长,需要调好底质,多消毒,加强换水。由于沙底恶化会导致底层厌氧,有时药品是进不了沙层的,需早调水,不让藻倒掉,控制投料,事先预防好过事后处理。

日本对虾抗逆性强,管理方便,利润可观。虽然今年由于天气,种苗等原因还是有大量的养殖者失败了,不过随着养殖技术越来越完善,像吴川这样的高水平的养殖区域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相信,这条虾还是很有潜力的。

流通:日本对虾主要消费市场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上海地区以吃虾生为主,福建、浙江就以酒席菜为主。市场需求大,以活鲜运输为主,从湛江地区拉到福建要十二个小时左右,一次一般拉2000-3000斤,运输成本在10元/斤左右,成活率好的有9成左右。国内高端水产品的需求大,随着活鲜运输水产品技术的提高,成活率越来越高,这条虾的盈利空间较为可观,可以为我们的菜篮子增加多一个选择。

本文版权属“水产热点”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按以下格式在篇尾注明,如未按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来源:水产热点(Shuichanredian)

作者:鲥鱼

转载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