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崔利锋到云南省调研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

5月1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一行到云南省红河县,调研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共同开展的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淡水中心主任徐跑,云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文雅琴、渔业局调研员鲍宏,红河县县委书记张智俊、副县长许文红,中海渔业公司董事长肖燕等参加调研。崔利锋院长一行先后来到红河县乐育乡尼美梯田、泥鳅繁育基地,实地察看了解“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同红河县领导、淡水中心科技工作者、企业代表和当地农民进行交流。崔利锋院长对哈尼梯田“渔稻共作”取得的显著进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渔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部有关产业扶贫工作部署、实践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具体行动。淡水中心和中海渔业公司联合开展的哈尼梯田泥鳅养殖项目取得很好效果,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保护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一举多得。同时,“政企研”+农户的合作运作机制在该项目工作中证明是一个成功有效的模式,为渔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探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子。科学技术对产业扶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科院及淡水中心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渔业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崔利锋院长还对工作在哈尼梯田现场的淡水中心科研工作者表示慰问,感谢他们在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工作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红河县委书记张智俊、云南中海渔业公司董事长肖燕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及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及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继续加强合作,深入推进和扩大红河县“渔稻共作”产业扶贫项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2016年4月起,在红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共同开展云南红河县哈尼梯田“渔稻共作“产业扶贫项目。在前期深入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淡水中心在红河县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淡水中心科技人员扎根红河,精准研究并确定“渔稻共作”技术方案和模式,几十次到红河进行实验取样、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经过一年多时间,哈尼梯田“渔稻共作”的综合优势和效益已经显现,为渔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来帮邦做区域经理。不需要大老远来青岛办公,在家就能工作。负责水产行业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应用及经销商拓展,物联网设备包含:便携水质检测仪、在线水质监测仪、渔机智能控制器、便携水下摄像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