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概念解释

1、懒蟹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常有一些仔蟹前期在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后期虽能觅食,但不蜕壳、不长大,到蟹种捕捞时,其规格在500只/kg以上,少数仍停留在Ⅲ期~Ⅴ期仔蟹阶段,达不到蟹种的规格要求,失去了成蟹养殖的价值,蟹农称之为懒蟹。

【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2、早熟蟹。

1龄蟹种收获时,部分较大规格个体的蟹种外部形态、副性征已与成熟蟹相同,性腺已完全或接近成熟,这种个体的蟹种被称为早熟蟹,也有称性早熟蟹种。早熟蟹放养后往往帨壳不逐而死亡,即便不死亡,其生长速度也很慢。

【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二、产生原因

1、育种池塘过大

育种池塘小而适宜,幼蟹相对集中,饵料容易做到均匀投喂,每只蟹获取饵料的机会也越高,规格相对更均匀整齐。池塘越大,幼蟹相对分散,饵料投喂无法实现全覆盖,久而久之,蟹种则会逐渐出现规格分化较大的局面,小的成为懒蟹,大的成为早熟蟹。

2、密度过高或过低

幼蟹密度过大,如果投饵再达不到均匀的要求,部分幼蟹吃不到足够的饵料,只能摄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质,维持生命,其个体生长缓慢,出现“懒蟹”。

幼蟹密度过低,容易造成蟹种营养过剩,规格偏大,早熟蟹比例大幅度提高。

3、水体溶氧量太低

蟹种培育过程中,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当水中溶氧量低于3mg/L时,幼蟹会上岸或附着在水草上栖息,时间一长,上岸的这些幼蟹就在岸上洞穴里生活,不再下水觅食,这些蟹就成了懒蟹。

4、水位变动频繁

养殖水位时高时低,蟹种在水位上升时打洞穴居,水位下降后来不及向下迁徙,只得长期居于洞中,“以不变应万变”。

5、缺少附着物

水体溶氧量较低时,幼蟹往往离开水体,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如果水中有附着物没有或不足,幼蟹就能爬上去。如果水中无附着物,蟹种只好往岸上爬,在岸上打洞穴居。

6、饵料投喂不均匀

蟹种培育过程中如果投喂饵料不均匀,导致部分蟹种觅不到饵料,久而久之,这部分蟹种就缩在洞里,不肯出来觅食,容易形成懒蟹。

如果投喂饵料过精,特别是动物性饵料过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生性贪食的幼蟹营养过剩,形成了早熟蟹。

7、有效积温增加

育蟹种水体较小,水位浅,水温上升快,如遇持续高温季节,水温一直较高,加速了幼蟹的生长和性腺发育,形成早熟蟹。

三、控制措施

1、建设标准化蟹种培育池

育蟹种池塘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埂坡比1:2~3,池深1.2~1.5m。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和幼蟹捕捞操作便利,培育池池底最好为锅底形结构,自然形成浅水区和深水区。

2、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育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水草具有供幼蟹摄食、隐蔽蜕壳、降温和净化水质等作用。浅水区栽种水花生,深水区栽种伊乐藻,呈条状型分布,水花生长成后要占全池面积的50%以上。

3、控制和调整在池幼蟹密度

实践证明,蟹苗亩放养量与蟹种亩产量不存在必然的关联性,一般按亩放蟹苗0.75~2kg灵活掌握。可一次放足,中途适当调剂。

培育期间进行两次抽样:

第一次在蟹苗下池培育4~6天,即首次蜕壳全部变态成Ⅰ期仔蟹时,要求Ⅰ期仔蟹密度达到13万~18万只/亩;

第二次在培育25~30天蜕过5次壳的Ⅴ期幼蟹时,要求密度达10万只/亩左右。

4、饵料的品种选择与合理投喂

大眼幼体下塘前要培育适量的浮游生物,如天然饵料不足可按蟹苗重量100%~200%投喂专用开口料,每天投喂4~6次。

蟹苗蜕变成Ⅰ期幼蟹后投喂专用幼蟹料,随着幼蟹规格的增长,当培育至Ⅴ期时,逐步降低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同时要防止饵料不足,造成幼蟹相互残杀。

7~9月份,要适当减少精料的投喂,多喂一些水草、浮萍、南瓜丝等植物性饵料,

10月份后,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育肥饲料,供其壮膘越冬。

5、加强水质与水位管理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特别在高温期间,每10~15天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或水质改良剂。

前期不宜频繁换水,应保持水位稳定,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逐步地提高水位。

7~9月高温季节,培育池水位尽量保持在1m以上,为防池塘水温过高,5~7天换水1次,但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每次换掉原池老水20%左右。

6、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有条件的育种池要安装微孔管增氧设施,以便养殖过程中,特别在高温季节、连续阴雨天气开机增氧。但高温季节,白天尽量不要开机,因池塘表层水温高达35~36℃,一旦开机,会使上下水体形成对流,表层的热水会进入池塘底部,对幼蟹产生应激和不适。

【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

【河蟹】懒蟹与早熟蟹的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