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每天认识一条鱼,海鲜指南今天与大家介绍的这条鱼是鲐鲅鱼,鲐鲅鱼学名是鲐鱼,但是长相与鲅鱼相似,很多人容易弄混淆,还需要注意一点,不是很新鲜的鲐鱼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大家一定要注意喔~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鲈形目鲭科鲐属,别称青花鱼、油胴鱼、鲭鱼、花池鱼、花巴、花鳀、青占、花鲱、巴浪、鲐鲅鱼。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结实;尾鳍基部每侧有纵隆起嵴两个。头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位高,有发达的脂眼睑。上下颌等长;牙细小,上下颌齿各一行。侧线明显。背鳍两个。体背呈青蓝色。有不规则深蓝色横纹或斑纹。斑纹延伸到侧线下方。为海洋洄游性上层鱼类,游泳力强,速度大。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北可达鄂霍次克海。可分为两个地方种群:一在日本海,一在黄海和东海。为北太平洋西部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鲭科鲐属,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钓鱼岛、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汛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为远洋,暖水性鱼类,不进入淡水,每年进行远距离回游,游泳能力强,速度大。春夏时多栖息于中上层,活动在温跃层以上,在生殖季节中常结成大群到水面活动。捕捞适宜水温在8-24摄氏度之间,以14-16摄氏度时渔获量最高。有趋光性繁殖习性。


鲐鱼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鲐鱼和鲅鱼都属于海水鱼类。体型基本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鱼,通称为鲐鲅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体高辨别:鲐鱼鱼体较高,呈椭圆状;鲅鱼鱼体较长,呈圆状;从背鳍辨别:鲐鱼两个背鳍间距较远;鲅鱼两个背鳍紧靠;从尾鳍辨别:鲐鱼尾鳍上下各有5个小脂鳍;鲅鱼尾部上下各有8-9个小脂鳍;从颜色辨别:鲐鱼背部呈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斑纹,腹部淡黄色;鲅鱼背侧为黑蓝色,并有许多黑色圆形斑点,腹侧银灰色,腹部为灰白色。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57期(鲐鲅鱼是鲐还是鲅?)


鲐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鲜食时味美,加工出来的咸品和干品也相当可口。但是食后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者却屡见不鲜,尤其是食用鲜度较差的鲜鱼,则更易发生中毒。



食用鲐鱼中毒的患者,多见于食后3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颜面及上半身潮红,酷酊似酒醉样心悸、头痛或出现荨麻疹,但体温正常,无下泻腹痛。



为了防止食用鲐鱼中毒,一方面要加强鱼的保鲜,尽量食用鲜度较好的鱼。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鱼;另一方面要在烹制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少或避免中毒现象发生。在烹制鲐鱼时,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雪里蕻、山楂、绿豆、小白菜等一起炖煮30分钟以上,即可将大部分组胺解除。如果在烹制前做一番简单的预热处理,即用10%的盐和5%的醋混合水溶液把鱼在锅中氽15分钟左右,将大部分组胺破坏,然后再进行烹调就更加保险。



致谢:感谢黄海水产研究所梁友老师对本文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转载声明

海鲜指南独家策划,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海鲜指南(微信ID:seafood-guide)”。

回复以下数字,查看过往精彩内容!

724 斑石鲷品尝记:舌尖上的梦幻绝品

717 每天认识一条鱼·第5期(王者驾到!)

714 挪威北极鳕鱼,来自深海的“白色黄金”

711 湛江民谣教你何时品尝到最肥美的海鲜

703 一条罗非鱼所诞生出的40多道菜式

621 这些鱼该怎么吃,你吃对了吗?

618 现场直击|吃货们的盛事:走进2015中国国际水产博览会

615 舌尖上的华子鱼

610 吃货的自我修养:89种海鲜高清图,看完秒变海鲜达人

608 来一场有关罗非鱼的盛宴

一起探寻与体验全球最好的海产品!

长按下方指纹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