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全球首例!美国FDA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上市,生长速度快一倍


1119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经过严格和详细的科学审查后,决定批准一种名为AquAdvantage的转基因鲑鱼上市。这种转基因鲑鱼由生物科技公司AquaBounty研发。FDA称,这种转基因鲑鱼跟传统的大西洋鲑鱼一样,食用安全且营养也相同。这是人类第一种获准食用的转基因动物。


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上市历经数年时间

据海鲜指南了解,其实早在2010年和2013年,这一转基因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估和环境安全性评估就已完成。但在2011年6月15日,由来自阿拉斯加州的DonYoung议员发起,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2012年农业支出法案的修正案,该修正案将禁止FDA就批准转基因大西洋鲑的产业化支出费用。


由于这种转基因鲑鱼由生物科技公司AquaBounty研发,该公司自1995年起就一直在寻求FDA的批准。当时,研发转基因大西洋鲑的美国AquaBounty公司发表声明,指出FDA对转基因大西洋鲑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评价,其食用安全性及环境安全性毋庸置疑。435名众议员中,不到10名议员出席了该修正案的口头表决。少数议员无视科学研究的客观结果,其蛮横的行为颠覆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美国国民健康和安全监管政策,是完全错误的。


如今数年过去,FDA转基因鲑鱼上市批准终告完成。


长成只需要16到18个月


两条年龄相仿的大西洋鲑鱼,较小的为正常鲑鱼,较大的则是转基因鲑鱼(图片来源网络)


与传统鲑鱼相比,转基因鲑鱼生长更快,将饲料转化为蛋白质的效率更高。这种鲑鱼长成只需要16到18个月的时间,而普通的大西洋鲑鱼则需要30个月。


FDA称,他们的科学家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之后,认为植入的基因在多代鲑鱼中都能稳定传递,人类和动物均可放心食用,这种基因技术对鲑鱼也没有危害。


另外,FDA还认为转基因鲑鱼不会对美国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为AquaBounty已经采取了多重措施,确保这种鲑鱼只会在巴拿马和加拿大的两个封闭的陆上养殖场里生长,不会进入自然水域。


不过依然有消费者团体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种鲑鱼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有可能进入大自然同野生鲑鱼交配,从而对野生鲑鱼的种群造成威胁。


对此FDA表示,AquaBounty公司的鲑鱼已经作了绝育处理,因此即使流入自然,它们依然无法繁衍。


要吃到转基因三文鱼还需要几年时间

FDA转基因三文鱼顾问组成员艾莉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批准是针对巴拿马高地的一家养殖场的,因此并不会对三文鱼产业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次批准不是为网箱养殖提供了机会,但的确为大西洋三文鱼陆地养殖提供了机会。水产养殖业本身就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水产品的同时,减小对野生鱼类捕捞压力的一种方式。


相比于传统三文鱼,AuqAdvantage三文鱼的饲料效率更高,这意味着这种陆地养殖系统每单位产出需要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还避免了海水网箱养殖的一些环境风险,比如野生和养殖鱼群间相互传染疾病和寄生虫。


养殖要花18个月时间,还要经过后续处理后才能上市,所以美国消费者要吃到转基因三文鱼还需要几年时间。


不必在包装上额外标注转基因

在标识方面,FDA称销售转基因鲑鱼及其制品的公司不必在包装上额外标注转基因。当然,该公司可以自愿进行标注。根据美国法律,只有当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不同时,才要求强制标注。


FDA也表示,如果有消费者不愿意吃转基因鲑鱼,那么他们可以购买标有“野生捕获”标志的鲑鱼。


美国消费者联盟(TheConsumers Union)表示,对FDA的决定“深感失望”。


该组织的高级科学家迈克尔·汉森(Michael Hansen)说,没有强制规定转基因标识是关键的问题。“消费者有权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食物——大量民调表明,绝大多数人希望转基因食物能够明确标识。”


不过美国科学家们对这一消息感到欢欣鼓舞。美国加州大学动物基因工程专家Alison Van Eenennaam说,FDA的决定“拖得太久”。


“AquaBounty为了获得批准等了20年。” Eenennaam说,“5年前,FDA科学家早已确定AquAdvantage鲑鱼‘同传统鲑鱼一样安全’,而且AquaBounty还对其进行了生物和基因隔离,因此对环境的威胁微乎其微。”


美国普渡大学基因工程教授WilliamMuir表示,FDA的做法是“环境、消费者和程序的多赢之举。”


“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表明,这种鱼会对人体或环境产生威胁。” Muir说,“相反,当前捕获野生鲑鱼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我们的海洋已经被过度捕捞。”


延伸阅读:《转基因鱼安全吗?》


编者按:此文为,2011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修正案禁止FDA就批准美国AquaBounty公司研发的转基因大西洋鲑的产业化支出费用,海鲜指南当时对我国转基因鱼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胡炜老师的一篇约稿


作者:胡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和《遗传》编委。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主要从事鱼类基因工程育种、鱼类生殖调控机制及生殖操作技术、转基因鱼生态风险评价与对策等研究。


转基因鱼食用安全吗?以源于我国首创的、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为例,个案评估的结果表明,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具有食用安全性。


2011年6月15日,由来自阿拉斯加州的Don Young议员发起,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2012年农业支出法案的修正案,该修正案将禁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批准转基因大西洋鲑的产业化支出费用。


16日,研发转基因大西洋鲑的美国AquaBounty公司发表声明,指出FDA对转基因大西洋鲑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评价,其食用安全性及环境安全性毋庸置疑435名众议员中,不到10名议员出席了该修正案的口头表决。少数议员无视科学研究的客观结果,其蛮横的行为颠覆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美国国民健康和安全监管政策,是完全错误的。


一时间,备受关注的转基因鱼及其产业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鱼育种?食用转基因鱼安全吗?转基因鱼释放或逃逸到自然水体后具有生态风险吗?


为什么要进行转基因鱼育种?

鱼类是蛋白食品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人民约1/3的动物蛋白消费来自鱼类等水产品,而且不断增加的人口进一步加大了对鱼类等水产品的需求。但是,目前自然界的渔业资源日渐衰退,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忠告,全世界几乎所有渔场都捕捞过度,鱼资源储存量几近可利用的极限,供应短缺情况即将出现,未来鱼类产量增长的唯一途径是水产养殖。


优良品种是水产养殖的关键,但是,良种严重不足制约着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传统的鱼类杂交选育种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首先通过不同物种间的有性交配,实现全套基因组的批量转移,再通过多次杂交和自交,才可能选育得到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因受到生殖隔离的制约,杂交育种可利用的种质资源也极为有限。


转基因育种则是首先从鱼体中鉴定和分离出与生长、品质、抗病和抗逆等性状相关的特有基因,将这些基因经精心设计加工后,转移到拟进行遗传改良的受体鱼染色体组内,使之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转基因鱼育种不仅突破了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拓展了遗传资源利用的范围,而且减少育种世代,极大地提高了育种效率,是人类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改变鱼类的遗传组成,是鱼类养殖品种的快速、定向遗传改良。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基因育种是鱼类杂交育种的科学细化和逻辑延伸。


转基因鱼的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鱼的生物安全包括食用安全和生态安全两方面。考察转基因鱼的生物安全性,既不能以偏概全,夸大威胁;也不能漠然视之,回避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而应从所转移的目的基因(转植基因)、整合状态、表达效果和产物功能、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着手,实事求是地个案评估,作出科学的评价。


转基因鱼食用安全吗?以源于我国首创的、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为例,个案评估的结果表明,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具有食用安全性。


培育转基因鲤鱼采用的转植基因由鲤鱼肌动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和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组成,没有任何其他物种的基因元件。与传统养殖的鲤鱼比较,转基因鲤鱼携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体内含有微量的草鱼生长激素,转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客观存在于我国家养品种草鱼体内。同时,鱼类的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而不是人们闻“激素”而色变的类固醇类激素。作为蛋白质的生长激素,对酸、碱和热等理化条件的变化极不稳定,经过蒸、煮、炒等烹调加工后,生长激素被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激素的生理功能。


另外,激素一定要和它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才能起作用,而鱼的生长激素受体和人的生长激素受体不一样,因此,即使有未分解的草鱼生长激素被摄入人体内,它不可能特异性地结合到人体里面去发挥作用,否则,人们品尝生鱼片的美味时就存在风险了。


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黄河鲤从理论上分析具有食用安全性。此外,我们还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系统进行了摄食转基因鲤鱼的毒理学评价、过敏性评价、营养学评价和内分泌干扰评价,发现摄食转基因鲤鱼和摄食对照鲤鱼的小鼠及其子代没有差异,转基因鲤鱼与对照鲤鱼具有实质等同性。


就美国的转基因大西洋鲑而言,经过长达15年的评估研究,FDA已经确认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大西洋鲑的化学成分、生物成分等与普通大西洋鲑没有区别,不存在食用安全性问题,而且转基因鲑的食用口感和味道也和普通大西洋鲑没有区别,试食者并不能区分两种食材来源的鲑鱼。如果转基因大西洋鲑上市,可以不做标识。


转基因鱼释放或逃逸到自然环境后具有生态风险吗?人们担忧的转基因鱼潜在的生态风险实质在于两方面,一方面,转基因鱼可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优势种群,改变鱼类群落结构,甚至影响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转基因鱼可能与近缘物种杂交,导致转植基因漂移,造成野生基因库污染,影响遗传多样性。目前已有大量的关于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报道,从繁殖力和生存力来看,转生长激素基因鱼是低生态风险的。


由于不育的转基因鱼既不能形成优势种群,也不会造成基因污染,因此,如果控制了转基因鱼的育性,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担忧的转基因鱼的生态风险问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湖南师范大学合作,通过二倍体转基因鲤鱼与四倍体鲫鲤的倍间杂交获得100%不育的三倍体转基因鲤鱼。转基因三倍体鲤鱼不仅不会繁殖后代,不存在生态风险之忧,而且生长速度快,饵料利用率高,能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具有优良的养殖性状。


结语

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48亿公顷,全世界81%的大豆、64%的棉花、29%的玉米、23%的油菜种植的都是转基因品种。与迅猛发展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比较,转基因动物的产业化迄今尚未取得突破,转基因鱼的产业化处于突破的前沿。


不可否认,任何人类活动包括技术发明都如同一柄双刃剑,都有一定的风险,转基因鱼也不例外。关键在于权衡利弊,加强管理,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于人类。我国是转基因鱼育种研究的发源地,研究水平及产业化探索一直为国际同行所瞩目。从科学的角度而言,食用安全、生态安全且品质优良的转基因三倍体鲤鱼已经具备产业化条件。

转载声明

本文由海鲜指南独家报道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海鲜指南(微信号:seafood-guide)”。

海鲜指南一起探寻全球最好的海产品!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回复“数字”查看对应往期精选文章!

927 河鲀:挡不住的死亡美食诱惑

924 海鲜指南专访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省长Stephen McNeil

922 图解:帝王蟹如何一蟹多吃?

919 走进加拿大龙虾捕捞

917 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913 每天认识一条鱼 · 第60期(秋风起,蟹脚痒)

827 10款大闸蟹的基本做法

825 国内餐饮O2O的7大领域50家企业盘点

824 海鲜指南专访挪威海产局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总监Sigmund Bjørgo

813 花蛤、蛏子、蚬子、蚶子、蛤蜊、海瓜子、贝壳都有什么区别?

812 海鲜指南独家稿件:国宴澳斑

809 全球最大的海鲜市场:日本筑地市场

804 海鲜指南独家稿件:中国鲟鱼现状一览

801 美国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鱼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小编为您精心挑选的文章全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