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养殖 你还在受蓝藻困扰吗?四招降低蓝藻危害 ☞水产人喜爱的十大微信公众号蓝藻的危害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它会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大部分阳光,大量繁殖并抑制其它藻类生长。同时,在繁殖过程中,蓝藻会不断地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影响浮... 2019年9月20日 372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收藏】高清图教你看懂藻相水色!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能否健康生长甚至养殖成败。因此,观察养殖水体,明辨优劣水色,对水质的管理维护和调理在养殖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好水色的特性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包括天然的金属... 2019年9月20日 519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关于做水前期准备工作的分享 以下分享仅代表个人在养殖过程中的碰到的问题分享,最初的养殖理念也是来源于我的老师潘老师的教导。和大家分享下做水思路,每个人的做水手法不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参考。泡塘消毒前的清塘工作就不说了,在养殖时间... 2019年9月20日 333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带你全面了解水色与藻类的关系 水色是水体的颜色,不同水体,所含溶解色素、腐殖质、悬浮微粒、透明度、氮磷钾含量及有效辐射吸收作用等不同,形成适合不同藻类群体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在太阳下就呈现不同的水色⋯。藻类群落的胞形状、大小、适... 2019年9月20日 431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水的异变与解决措施,你知道吗 (1)“老水”水色大多呈铜绿色或暗绿色,较混蚀、较浓。浮游植物占绝对优势,但大多数是不易消化的种类。原因:主要是长期投饲施肥不加水,或加水不排老水,加水量只够补充蒸发消耗等原因造成的。措施:最好立即排... 2019年9月20日 343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水体氨氮转化形式与调控利用 水体氨氮转化形式与调控利用在养殖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包括氮、碳、磷、硫4种主要物质,而后3者形成的产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对鱼类的影响程度不是很大,当氮以分子氨态或亚硝酸盐氮态存在时,却会对水生动物产生很... 2019年9月20日 329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虾池蓝藻及其发生的原因、危害和防控 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很强的藻类,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蓝藻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也日见显现,蓝藻水华发生后给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造成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笔者根据自己... 2019年9月20日 396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教给你看池塘底质、掌握对应处理方法 池塘是一个复杂的小型生态系统,池塘中的鱼类、藻类、微生物在池塘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还必须依赖于水体和底质这两个媒介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因此池塘中的水质和底质影响整个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2019年9月20日 326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前期培水pH偏高,您有遇到吗?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养殖前期肥水后,发现自己精心培养的水pH值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准备放苗开始养殖的养殖户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出现这种现象的水质,大致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四类。一、培水操作为了杀灭水体... 2019年9月20日 332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扒一扒生态养殖新宠儿——循环水养殖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国内越来越火那么究竟循环水是怎样来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循环水养殖场的那些事。1初始阶段循环水养殖这个概念,最早形成于欧洲。其最初的形式就是将直流水养殖方式加以... 2019年9月20日 403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显微镜下的寄生虫和蓝藻,你知道多少? 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鲩肠袋虫鱼虱聚缩虫独缩虫杯体虫介形虫泪口虫鳃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蓝藻一、微囊藻二、颤藻三、鱼腥藻四、螺旋藻END 2019年9月20日 381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知道这个办法!避免虾苗运输与放苗应激!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率较低,一大部分人把原因归咎为种质退化和虾苗质量不好。当然,大部分人这么认为与虾苗市场的混乱有一定关系,市面上各种大大小小的苗场林立,各种品牌苗、各种价格的苗应有尽有。很多... 2019年9月20日 171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运用好生态控藻技术!大大提高养殖成功率!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是鱼虾池塘水质的主要调节者,其种类、密度、世代演替关系着水的稳定及整个池塘的生产力。我们都知道,水产养殖整个过程都在追求水的稳定,减少鱼虾的应激,对于较低等的对虾养殖更是如此。水的... 2019年9月20日 177 评论 阅读全文
海鲜养殖 干货!虾稻田工程建设包括哪些项目? (1)稻田的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保水能力强、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的田块进行稻田养虾,面积少则10亩,多则100亩、1000亩均可,面积宜大不宜小,主要是为了扩大小龙虾的生存空... 2019年9月20日 159 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