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感慨,亲密关系越来越难以建立了。
但是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却让我觉得:
相比于建立一段关系,离开一段关系的难度,要大得多。
你可能听说过美国那场著名的离婚,金·卡戴珊和坎耶。
去年年初,卡戴珊提交离婚申请,到今年三月才正式离婚。
在这期间,坎耶不断改变心意,一边换女友,一边公开向卡戴珊求复合,表示“要挽回他的家庭”。
他辱骂卡戴珊的新男友,想要自由出入卡戴珊的家,甚至在离婚手续办完后还坚称:
他们只是“在纸上离婚了”。他会“爱卡戴珊一辈子”。
而美国主持人崔娃的评价,点明了我的恐惧:
“有钱有名如金卡戴珊,都逃不过这种对待。
那普通的女人,又会怎样呢?”
在互联网上,只要搜索一下“前女友”、“前妻”,就能看到各种分手后的纠缠故事。
这些“满怀爱意”的前任们,会一天打几百个电话、会冲进对方的公司和家,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不择手段地求复合,不惜对对方的身体使用暴力。
甚至有一个心理学名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状态:
“分手虐待”。
提出分手的人,下定了决心和过去告别。TA 想要爬上新的大陆,却一遍遍地被反扑、被重新拽下水。
对方还理直气壮,是因为爱,是因为痴情。
所以我今天想要讨论这个话题,它被我们忽略了很久:
一个人,尤其一个女人,想要安全地、完整地离开一段关系,
到底有多难?
02
讨论这个话题时,我总会觉得恐怖。
因为,看似是很简单的分手行为,实际操作起来,阻碍却太多了。
你太容易被拿捏了。
和一般的伤害和虐待不同,遭受“分手虐待”的人,你遭受的伤害,都来源于你曾经最熟悉的人。他知道你所有的过往,所有的弱点。
当爱意被称仇恨时,每一条都可以变成拿捏你的武器。
而女人,更容易被丑闻拿捏。
我最近很为王冰冰开心,在因为绯闻沉寂了 4 个月后,她终于又出现在了一档新节目的介绍预告里。
但这种好心情没持续多久,就又被相关新闻评论区里的恶评冲散了。
没有人质疑她的专业能力,质疑她的努力。所有的枪口,都对准了那一段她无法公开解释和回应的关系。
而且就算分手了,这种“暴力”也仿佛一颗地雷,你不知道它在哪里,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炸。
但它就在那里,随时会炸,没完没了。
我曾经看过一个构成我“童年阴影”的社会新闻。
事情发生在合肥。11年前,16 岁女孩周岩被同学追求,拒绝了很多次未果,为了逃脱,妈妈带着她转学,但依旧被纠缠。有一次她逃回了家里,结果对方却找上门来,向她丢出了汽油和打火机。
这让我非常恐惧。因为这件事情里的一切,都不受控制:
对这个被伤害的女孩来说,她以为她明确地拒绝了,她以为她逃走了,她以为她回到了安全的家里了。
但那个安全区域如此脆弱,轻易就被拿着汽油的人冲了进来。让她的 16 岁成为一场噩梦。
这是我们常看到的一类新闻,在这些故事里,想要结束关系的一方,被迫要承接没完没了的“爱意”和“情绪”,随时随地被拉近一个发疯的人对面。还要承担超出想象的代价。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 11 年。
前不久,我看到了那个受伤的女孩的长微博,她接受了很痛苦的康复治疗,她早早担负起了赚钱的重任,而今年夏天,她终于决定要重考本科,她为自己选了心理学。
她说,这是她的自救:
“即便我通过努力使自己的家庭得到了基础生活的保障,可我始终清楚,自己并未真正走出来。
是时候了,我需要去直面那个16岁的周岩,更需要跟她好好告别。”
这是一颗花了十年时间,依旧没有完全清除的地雷。
这是一场不知道还要花多长时间,去逃离、去治愈的伤害。
03
而我很害怕的一点是,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在这场伤害中,置身事外。
亲密关系里,经常发生最严重最可怕的暴力。这些被包装成爱情,痴情,痴心。
即便发生暴力,只要它掺杂了感情因素,就很容易被认为,这只是感情纠纷。
我想起曾经疯传社交网络的一段视频。
一个女人带着女儿进门。楼上冲下一个穿雨衣的男子,把女人甩进门,又揪住孩子的衣领拖进屋内。
结果你知道是什么?
后续的警方通报很快地回应:母女无碍。又是一位前夫暴力求复合的故事。
很多人看到“前夫”两个字,立马松了一口气:是前夫我就放心了。
我第一时间看到的却是那行刺眼的字:强行发生性关系。
那个女人一定遭受到了痛苦,屈辱,他们的孩子在身边,一定受到了惊吓。
可是这些,最终都被解释为:无碍。
每每看到这些事情,我都会感到不安。却经常被劝解:不要瞎想,不要多虑,我们真的经历的暴力事件的概率是很小的。
但是那些恐惧,是真实发生过的。
我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虽然并没有发展成暴力事件,但它依旧给我留下了长久的恐惧。
我曾经有过被纠缠的经历。在我明确地拒绝了他之后,他依旧会来找我。我拉黑了他的联系方式,他就来敲我的房门,还找共同的朋友给我带话。
我最感到毛骨悚然的一次,是他在我放在门口的外卖包装里,塞了一张纸条。
是什么时候塞进去的?我不知道。
我怎样才能让他放过我?我不知道。
那段时间,他就像我生活里的定时炸弹。
重提这件事非常难,因为没有人理解我当时的恐惧。
因为我曾经一次又一次说给身边的朋友,希望他们帮帮我,我害怕。
而朋友的回复是:哈哈,他还挺痴情。
04
我无意责怪他人无视我的恐惧。
因为我知道,对暴力行为的浪漫化解释,是一种很常见的认知。
但我今天想说,如果一直无视这种恐惧,如果一直对关系里的暴力行为进行浪漫化的想象,
会带来什么后果?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但非常让我心痛的故事:被前夫杀害的拉姆。
她去世了,是被前来求复合的前夫纵火烧死的。
她在生前为了逃出充满了暴力的婚姻做了很多努力——
因为家暴多次报警,警察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带着两个孩子逃到了娘家。起诉离婚。
拉姆去世后,媒体去到她的家乡采访,采访了很多人。
没有一个人觉得前夫有问题。
街坊邻居不以为然:
“肯定有一些小矛盾,一时冲动”。
“应该是两方责任。最后拿汽油来烧了人家,事情是大了。”
“男女双方,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吵架打架)也很正常。”
而拉姆的婆婆则形容自己杀死拉姆的儿子:对拉姆用情至深。
来源:新浪新闻
这件事让我非常崩溃。
在她一直生活的地方,她多次被打,为了逃离这段婚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有一个人看到她在这段关系里的恐惧和害怕。
当所有人对情感关系里的暴力长久以来忽视、浪漫化,究竟会怎样?
她会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
你没有真正辩识到她的恐惧,就无法真正提供给她需要的帮助。
05
所以今天我想写这篇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那些正处在关系中,想要离开却深陷暴力和威胁伤害的人。
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可以正视这份恐惧,用新的视角看待恐惧。
好好分手,比好好恋爱/结婚,更考验人。
看到那些在关系里被反复纠缠,被拖下水,不要认为这是“痴情”。
这是“暴力”。
撰稿:克莱尔 、阿朱
责编:丁丁
实习:凌志
你经历过分手暴力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