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养殖前期肥水后,发现自己精心培养的水pH值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准备放苗开始养殖的养殖户总感觉心里不踏实。出现这种现象的水质,大致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四类。
一、培水操作
为了杀灭水体的有害微生物,在池塘培水前,大多数养殖户会选择水体消毒。在消毒后,水体有害和有益微生物大部分都被杀灭或者活性很弱。这时,投入藻类繁殖营养素为主的肥水膏等产品,使得藻类生长较快。藻类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产生二氧化碳的有益菌等微生物生长的慢。这种情况下,二氧化碳消耗大于二氧化碳产生,随着藻类的生长池塘水体pH值会不断升高。
针对不同的养殖模式,一般情况下,前期培水pH值升高幅度水泥池和地膜池模式要比土池大。土池由于底泥含有大量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对于pH值的升高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解决方案
不建议使用“快速培藻”的肥水产品,如果培藻速度过快,不仅pH值上升较快,也可能会产生倒藻等问题。适当补充有益菌类及其培养基,控制菌藻平衡。肥水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藻类稳定生长,同时,有益菌、原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等也协同生长。
二 碱度底的水体
碱度偏低的水体,水体缓冲能力弱。这种水体藻类生长虽然并不快,但是水体不稳定,易出现pH值上下波动较大,从而出现pH值偏高现象。
解决方案
水体碱度偏低,也存在不同的情况。首先,需明白自己的水质特征,也就是各水体中主要离子成分是什么,如:极端水质,硫酸钙为主或碳酸氢钠为主的水体。然后,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硫酸钙水体(钙含量高,碱度底),选择烧碱(氢氧化钠)、碳酸钠或小苏打(碳酸氢钠)来调节;针对碳酸氢钠水体(钙含量低,碱度底,碳酸氢根含量高),选择盐酸或氯化钙来调节。
三水体浅
出于节省成本或升温考虑,有些养殖户会选择浅水放苗。水浅确实能通过节约肥水用药产品,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同时水体升温也较快,但是水浅容易产生一个问题,水体不稳定,pH值及昼夜温差较大,有时候会导致水体pH值偏高。这在对虾养殖中,易引起虾的应激。
解决方案
水体深度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水体的稳定性。
四盐碱地
有些池塘底部土壤是盐碱土壤,或者经过多年养殖的土塘,因为清污时将底泥挖的太深,使的盐碱地土壤裸露。当池塘进水,由于盐碱地与池水的离子交换,往往会产生pH值上升或水体缺钙现象。
解决方案
盐碱地池塘,培水前,进行池底的漂洗。
前期培水pH值偏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需要明白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评论